映象網(wǎng)訊(記者 沈春梅 實習(xí)生 張毅 通訊員 王欣 若愚)沒有干壞事兒,馮女士也“被臨時工”了!只因為她受了工傷,單位想和她撇清關(guān)系,不過細心的馮女士收集了很多證據(jù),最終成功為自己洗掉了“臨時工”的身份。7月3日,鄭州市中原區(qū)法院一審判決:駁回馮女士所在單位的訴求。
起因:意外受傷 要求工傷認定卻被告上法庭
馮女士今年50歲,事發(fā)前在鞏義市一家私營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工作。2011年8月28日下午6時左右,馮女士在工作過程中突發(fā)意外,右手被對輥機軋傷,后被醫(yī)院診斷為:右手嚴重絞軋傷;開放性外傷并血管神經(jīng)、肌腱損傷;右手第2~5掌骨開放性骨折、脫位并伴有皮膚撕脫傷及肌肉毀損。
這次受傷令馮女士的右手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以后的生計,2012年9月20日,馮女士向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簡稱人社局)遞交了工傷認定申請。當(dāng)年11月16日,人社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認為馮女士受到的事故傷害為工傷。
拿到工傷認定書,馮女士原以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可沒想到,沒多久她卻收到了法院的傳票:馮女士所在的公司向鄭州市中原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人社局的工傷認定決定書,馮女士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