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駐馬店訊(楊曉 馮占華 陳富立)三十年執(zhí)著堅守,三十年風(fēng)雨人生。一名殘疾人為父老鄉(xiāng)親義務(wù)修路、護路,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社會公益事業(yè)。帶著諸多疑問和贊美,記者采訪了這位土生土長、憨厚老實的鄉(xiāng)下農(nóng)民。
張二福,男,現(xiàn)年58歲,西平縣蘆廟鄉(xiāng)順河村14組村民。他是一級殘疾,因小時患小兒麻痹,雙下肢不能行走,整天以輪椅為伴,郁悶、彷徨和迷茫伴隨他走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但他不甘寂寞,珍惜生命,立志要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做一個對大家有用的人。
張二福從二十多歲開始,就對本村繞村道路和公共大路經(jīng)常進行整修。他靠的是一副輪椅、一個鐵桶、一把鐵锨和一種“滴水穿石”的精神,為村民們奉獻自己微薄之力。他心中只有一種念想:能讓全村群眾走上平坦的道路就是他最大的幸福。于是,他早出晚歸,不管酷暑嚴寒,不論春夏秋冬,整天奔波在村莊道路上。
張二福在培護路肩
從他村鐵耙莊到南面鄰村粱棒莊,從他家門口到繞村道路上,人們經(jīng)常能看到他圍坐在路旁拿著鐵锨拍拍打打的身影。為了尋找石子、磚渣等墊路材料,他常常坐著輪椅,帶著鐵桶,到荒野地方,一塊一塊地去拾,一桶一桶地積累,直到把路面鋪平墊實為止。每當看到村民們在平坦的鄉(xiāng)間道路上舒適地走著、聊著、談笑著的時候,他的臉上不時地露出欣慰的笑容。
2013年夏季的一天,張二福正在村南通往粱棒莊的大路上墊路。不料,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頓時下起了瓢潑大雨。他還沒來得及收拾工具,就被淋了個落湯雞。當時這段路還是土路,再經(jīng)過雨淋,道路泥濘難走,更不用說還坐著輪椅。他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坐上輪椅,但輪子就是轉(zhuǎn)不動。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迎面過來一個打傘的老頭。張二福摸了摸臉上的雨水,仔細一看,原來是鄰居張大叔。張大叔二話沒說,幫他推著輪椅回到家中。
“奉獻自己,方便他人”是張二福的人生信條,他已把修路護路當做一種精神追求,修路護路也已成為他生命中的全部。無私奉獻,甘當鋪路石,是他行動的體現(xiàn)。他不叫苦,不叫累,持之以恒,任勞任怨,在極其平凡的人生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老少爺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紛紛夸獎“二福是個大好人”。當本村村民組長張金山向他伸出大拇指時,他卻搖搖頭說“我沒干啥,我沒干啥。”
張二福樂善好施,勤懇待人。左鄰右舍房前屋后,有坑有洼,只要說一聲,他立即行動,帶上鐵桶,放上鐵锨,找到廢棄的磚渣和瓦礫,把村里大街小巷修得平平坦坦。難怪當筆者一說采訪張二福,村民們都贊不絕口,“二福,是我們村助人為樂的榜樣,是大家學(xué)習(xí)的模范”。面對大家的熱情贊揚,張二福只說了一句話:“為大家做點事情是應(yīng)該的”。如今,張二福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決心把村南新修的水泥路路肩用石子、磚渣墊好鋪完,方便群眾生活生產(chǎn)。
日月更替,光陰如梭。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張二福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為大家義務(wù)修路、護路,默默無聞地走過了三十個春秋,鋪路墊路累計達10多公里,用大愛譜寫出了不平凡的人生樂章,被群眾譽為特殊的“護路員”。
(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
映象網(wǎng)·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掃一掃關(guān)注“映象網(wǎng)駐馬店頻道”公眾號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