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
施一公簡歷 男,1967年5月出生,河南駐馬店人,1984年畢業(yè)于河南省實驗中學,并獲中國數(shù)學會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一等獎,保送至清華大學。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曾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2007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清華大學教授。2009年,入選第一批“千人計劃”。2009年9月28日起,任清華大
駐馬店人,畢業(yè)于省實驗中學
曾落選中科院院士,可能因國籍問題
美國科學院當?shù)貢r間4月30日消息,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該院外籍院士。此前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學界明星折戟院士評選
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評選可能是近年來最受外界關注的一次,饒毅和施一公兩個學界明星的雙雙折戟,引發(fā)了輿論對院士評選的熱議。兩人為何落選至今仍眾議紛紛,有持“國籍說”的,也有持“回國時間太短說”的,還有持“私人恩怨說”的。
兩會上,記者尋訪了生科醫(yī)學部具有投票權的數(shù)位院士,除兩位不愿接受采訪外,有三位院士對此發(fā)表了看法。新科院士是由具有投票權的相關學部院士投票投出來的,一人一票,每個院士都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作出的決定,所以,接受采訪的院士所列舉的看法,沒法代表其他院士通過投票作出抉擇所依據的理由。
未當選可能因國籍問題
對于饒毅和施一公的學術水準,接受采訪的院士都作出了正面評價,認為符合院士的標準。
對于饒毅和施一公先后出局的原因,接受采訪的院士們認為第一因素仍是國籍問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章程”均明文規(guī)定,院士候選人必須具有中國國籍。但據了解,施一公到第二輪投票時已經出示美國國務院國籍取消通知。
除了國籍問題以外,在國內待的時間太短、貢獻太少也被當做兩人落選的因素?!吨袊茖W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也載明:“對于長期不在國內工作的院士候選人,在堅持院士標準的同時,還應特別考慮其對國家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事業(yè)發(fā)展所作的貢獻”。據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