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強成為河南第300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平頂山一位村干部的“生命之髓”將跨過海峽,救助一位臺灣同胞。這將是河南首次跨越海峽的捐獻,也將使我省造血干細胞捐獻例數(shù)達到300例。2003年起步時,河南造血干細胞資料庫(簡稱“河南分庫”)一年只有4位捐獻者,而現(xiàn)在,捐獻人數(shù)已位列全國第一。
歡送
河南人赴京為臺胞捐獻“生命之髓”
任建強,這位平頂山市衛(wèi)東區(qū)蒲城街道任莊的村干部,昨天從副省長王鐵手中接過榮譽證書。36歲的他將奔赴北京,并將于26日為一名小他幾個月的臺灣女同胞捐獻造血干細胞。
任建強2009年10月7日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今年7月,他與臺灣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目前正值秋收,紅會工作人員考慮任建強忙,想把捐獻時間放在10月份。
但得知患者病情需要盡快捐獻時,任建強說,“只要患者需要,我隨時出發(fā),救命比收莊稼要緊”。
任建強將成為河南第300位捐獻者,這也是河南人首次將“生命之髓”傳遞到臺灣。
昨天下午,我省專門為任建強舉行了歡送會,其他已經(jīng)實施捐獻的200多位志愿者也到場。
回顧
倆人同時打破河南捐獻零紀錄
2002年,中國紅十字會啟動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建設,次年1月,河南分庫成立。
“剛開始很多人不理解,工作開展很難,連續(xù)動員失敗,大家都快沒信心了。”河南分庫工作人員文梅英回憶,但誰也沒想到他們很快就遇到一個意外驚喜。
2003年9月,省紅十字會同時接到通知,兩名河南患者和兩名河南志愿者配型成功。文梅英趕緊通知志愿者。新鄭志愿者劉新偉一接到電話立刻興奮地叫起來,連聲高喊:“我太幸運了!”家在焦作的宋東方頭天接到電話,第二天就趕到鄭州體檢。
最終,兩人同時躺在了干細胞采集床上,同時成為我省首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文梅英說,從初配成功到實現(xiàn)捐獻一般需要3個月,而他們都只用了13天時間,創(chuàng)了當時最短捐獻時間紀錄,這個事情當時還上了中央電視臺。
不過,當年也僅有4位志愿者成功捐獻。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