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證監(jiān)會于2月26日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xù)加快長期資金入市,其中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順利啟動。下一步,證監(jiān)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改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模式,盡快推動《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
推動住房公積金入市,是證監(jiān)會近年來一直努力推進的一個設想。去年已有報道稱,證監(jiān)會正在委托一些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進行住房公積金投資A股市場方案的研究工作,而研究的結果則是非常樂觀。按照證監(jiān)會和一些市場人士的設想,如果能讓住房公積金進入股市,既為股市增加了長期資金,有利于市場行情穩(wěn)定發(fā)展,又能保證住房公積金實現(xiàn)增值,無疑是一舉兩得的安排。
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于上世紀90年代末住房制度改革之時,在結束面向職工的福利分房制度后,職工和職工所在單位通過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形式解決住房問題,國家為此建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所承擔的職能是保管這部分資金,保證職工在住房消費中的正當用途。國務院為此訂立了《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屬于職工個人所有?!?/p>
這就是說,住房公積金的所有者是繳納了公積金的職工,而不是擔負管理職能的國家機構。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情況是,證監(jiān)會就住房公積金入市所做的研究,從未征求過這部分資金主人的意見,而是直接將有關研究交給了充滿商業(yè)氣息的證券經營機構。這種無視資金所有者權益的準備工作,背后反映的是不受約束的政府權力的為所欲為,這與現(xiàn)代行政理念的精神是相違背的。
目前,住房公積金已形成龐大規(guī)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余額總計高達2.1萬億元,這無疑已是一塊巨大的“肥肉”。
因此,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政府管理機構是否會利用其“近水樓臺”之便挪用這部分資金。事實上,上述條例對此有專門條文予以約束,其中第五條規(guī)定:“住房公積金應當用于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當然,證監(jiān)會意識到了這個法律障礙,因此正積極推動修訂這一條例。讓我們擔心的是,在目前的情況之下,有關機構通過修訂條例為住房公積金入市打開法律通道并無太大困難,但這種修訂可能是為挪用住房公積金尋求法律庇護,而民眾的權益卻在這一過程中被剝奪。
在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多年實施過程中,《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確實暴露了一些不足。比如,在一些中小企業(yè)為職工繳付公積金很困難的情況下,以央企、金融機構為代表的一些企業(yè)卻為職工大幅提高公積金繳付比例,使住房公積金成為高收入者逃避個稅的通道,加劇了社會不公。因此,現(xiàn)行條例確實需要修訂,但如果修訂的目的只是為了方便住房公積金入市,而對住房公積金制度實施過程中已有的諸多問題視而不見,這樣的修訂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將住房公積金投入股市,我們還會面對一些新的法律問題。先不討論股市風險有可能使資金虧損的問題,住房公積金入市后產生的盈利屬于誰,也是管理機構必須面對的一個嚴肅問題。
按照現(xiàn)行住房公積金制度,職工在離退休和出境定居時可提取屬于自己的住房公積金,包括其所產生的利息,職工死亡后則由其繼承人領取。但是,他們難以得到因股市投資而產生的那部分盈利。而如果這部分盈利歸屬于其他機構,甚至歸屬于國家所有,都于法無據(jù),如果歸屬于公積金管理機構,甚至有可能產生腐敗行為。
A股市場行情長期低迷,確實需要引導長期資金入市。但是,市場管理不能只站在本位立場上打屬于民眾的資金的主意。(周俊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