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老三的小屋”的上下鋪住了四五天后,離家出走想要“帶著音樂流浪”的兩個孩子重新回到教室,決定“要好好學習”。
前兩天,36歲的老三剛剛把離家出走的高一學生同同和周周(均為化名)安全“送還”給家長。在“老三的小屋”的上下鋪住了四五天后,離家出走想要“帶著音樂流浪”的兩個孩子重新回到教室,決定“要好好學習”。
為“流浪者”留一張可供休息的床
老三1981年出生在甘南的草原,名叫賈奎有,相熟的朋友都喊他“老三”或者“三哥”。因為家里困難,11歲的老三就拜了唱民間戲劇的師傅,甘肅、陜西、寧夏一帶,走街串戶地討口飯吃。十五六歲,老三拿了“勞務輸出證”上了游輪,從亞洲到非洲,從這條船到那條船,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在甲板上、在俱樂部唱歌。老三到過43個國家,走過國內2000多個縣,關心貧苦地區(qū)的孩子和老人,開過客棧,也建過希望小學……
大概是因為曾經的流浪經歷,老三覺得他特別能理解青春期少年躁動的心思。因此,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老三的店開在哪里,總會為“流浪者”留著可供休息的床位。
想靠音樂浪跡天涯 兩少年“失敗”了
到成都兩三年,“老三的小屋”開了一年多,和之前每個店一樣,必然有幾張床是留給形形色色的“流浪者”。
“那天朋友打電話,說遇到兩個小朋友離家出走,就喊到我這里來。”老三說,聊天才知道,同同和周周是兩個剛上高一的巴中學生,因為沒有考上中意的高中,義憤之下離家,“立志”要“靠音樂”浪跡天涯。
老三聽了兩個孩子唱歌,先沒說話,更沒苦口婆心地勸說,安頓下后,專門帶著同同和周周到寬窄巷子賣唱?!拔也怀竺婵吹?,保證他們安全就是?!?/font>
吹了整整兩天晚上的風,幾乎沒有人給錢?!斑B回店的公交車錢都沒掙到?!贝诡^喪氣的周周和同同這才意識到,偌大的世界,果然還是讀書最容易?!耙詾槲覀兞骼烁枋值纳嘲l(fā)那么好‘搶’啊!”老三笑了。兩人在店里住了四五天,老三親手把兩人送到前來接人的叔叔手里?!艾F在回去好好讀書了,還在給我發(fā)消息?!?/font>
對“流浪者”開門不拒的老三,其實并不富有。除了給父母的生活費,四處巡演討生活的老三把錢花在了山區(qū)的孩子和老人身上。兼具琴行、茶肆的店,每個月3000元的月租,有時候還要靠著有100多個好友的微信群里三十、五十地湊一湊。此前“夭折”的幾個店,多是因為無錢維持下去而告終。(成都商報 記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