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wǎng)首頁 > 新聞觀察 > 正文
2013年01月16日 16:27
來源:東方今報
建設法治中國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行動
同一個會議,選取角度不同,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傳播效果。對1月7日的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新一年的布局會議,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并講話——來說,就是如此。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lián)播突出習近平“全國政法機關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的指示,以及“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三大建設目標。市場化媒體關注今年的重點工作“推進勞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會議因為后者而受到了更多關注。
不難看出,“四項重點改革”涉及的都是近年輿論議論最多、意見也最大的領域。除了戶籍制度改革將區(qū)別各地情況“穩(wěn)妥有序推進”、“引導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在法治軌道內妥善解決”外,公眾對另外兩項改革更為關注。
目前,一些地方政法委在案件還未審理時,就召開司法機關協(xié)調會,為個案下定論,不僅影響司法公正而且違法,卻屢見不鮮。會議要求進一步理順黨委政法委與政法各單位的關系,支持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做到這些,就要進一步明確黨委政法委的職能定位,實現(xiàn)政法委相對超脫。
勞教制度的隨意性大、易成官員報復和壓制言論的手段、侵犯人身自由,在唐慧、任建宇事件中顯露無遺。該會議一度傳出的并不確切的“今年停止使用勞教制度”獲得民間贊聲一片,就是民意。不管如何改革,只要不經(jīng)過司法審判、由公安機關就可決定是否勞教,勞教制度就仍然是“法外之地”。
“不能光說不練”、“現(xiàn)在最需要的就是行動”,是多數(shù)媒體評論的落腳點。建設法治中國,消除詬病的行動永遠比宣示更能收拾民心。
給條路走
北京市西城區(qū)政府公布了2128張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將6636項行政權力一一公開,公民辦理相關事項需要哪些程序、找哪個部門、辦理時限是多長、法律依據(jù)是什么、如何監(jiān)督制約等。
權力公開運行,是政府公開的重要一部分。這一做法既方便群眾“按圖索驥”,指明了辦理事項的路子,又便于監(jiān)督,值得其他地方政府借鑒學習。
政府糾正“截訪”的決心
1月10日,全國信訪局長電視電話會議是對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的落實。人民日報記者彭波通過人民網(wǎng)播發(fā)的即時消息,得到各家門戶的推薦和地方媒體的采用:“今年將推進以市縣兩級為重點的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工作,到一線和基層實地解決問題,加強督導,堅決糾正一切‘攔卡堵截’正常上訪群眾的錯誤做法。”
但是,這些受歡迎的話沒有在人民日報上見諸文字,也沒有出現(xiàn)在央視或新華社中。其統(tǒng)一口徑,傳達的是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的講話精神——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真正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群眾工作當家業(yè)來做”。
這讓“堅決糾正攔卡堵截正常上訪”的決心受到懷疑。事實上,執(zhí)政黨和國家權力機構向公眾傳遞這種決心并付諸行動,既是正視信訪制度存在的問題,也能收獲更多信任。
攔截上訪攔截不住問題,只有攔截住問題,才能真正攔截住上訪。@人民日報稱,“粗暴堵截,單向維穩(wěn),信訪量下降看上去很美,卻會令公民權益受侵,政府公信受損……和諧不是息訪息訴,穩(wěn)定不是搞定擺平。讓百姓有說話的地方,國家才能長治久安?!?/font>
糾正攔截上訪的錯誤做法是,不要把上訪人數(shù)多少與地方官員的政績掛鉤,而只應與冤案的多少掛鉤,要建立嚴厲的責任倒追機制。
信訪制度在當前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目前,涉法涉訴信訪占到整個信訪量的70%卻不正常,是對法院和司法權威的間接否定。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把此類信訪更多地納入法治軌道,就要把申訴納入法律程序、在訴訟中擴大司法救助、降低訴訟門檻、減少領導批示、加強不依法辦案的責任追究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