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還剩36億元未實施
在市場指數大起大落之際,此前一度被人們遺忘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再度現身。昨日,粵水電、孚日股份、興民鋼圈等上市公司紛紛公告回購事項。
證券時報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自去年寶鋼股份打響央企回購第一槍以來,已有17家公司發(fā)布A股回購公告,計劃回購總額為97.61億元。其中,14家公司已經拿出62億元進行回購操作,還剩余36億元未實施,寶鋼股份等5家公司已經率先完成回購事項。
三公司逆勢回購
A股市場在6月25日遭遇近三年盤中最大跌幅,而就在這一天,3家上市公司火速實施股份回購或推出回購方案。
粵水電昨日公告,公司25日實施首次回購股份方案,回購股份數量為116.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19%,成交最高價為3.82元/股,最低價為3.5元/股,支付總金額為429.26萬元。
孚日股份25日入場“抄底”。據公告,該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2043.4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8%;期間成交的最高價為4.28元/股,最低價為3.3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8120萬元。而3.3元正是當日大跌時創(chuàng)下的“地板價”。
興民鋼圈昨日公告,擬在不超過7.35元/股條件下,以不超過1億元的資金進行股份回購,預計回購股份1360.54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2.64%。
寶鋼全額完成
去年引領回購潮的寶鋼股份上個月就完成了回購計劃,50億元的回購資金全部用完。
寶鋼股份在2012年8月28日公告,擬以不超過每股5元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總金額最高不超過50億元。隨后的去年9月21日,公司實施首次股份回購。今年5月21日,寶鋼股份回購計劃完成,共回購10.4億股。
然而,相較于出臺回購計劃前4.07元/股的股價,寶鋼股份50億元資金在近期的市場暴跌中貌似打水漂,公司昨日股價報收3.92元/股。
一位鋼鐵業(yè)分析師此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寶鋼回購在短期內提振了投資者信心,就行業(yè)而言,鋼鐵產能過剩的現狀沒有太大變化,長期難言利好。不過,完成回購后,寶鋼股份總股本縮小,若盈利水平保持穩(wěn)定,每股收益將有所上升。
除了寶鋼股份,還有大東南、申能股份、用友軟件和寧波華翔等4家公司完成回購計劃。除用友軟件外,其他3家公司均未能足額完成回購計劃。例如,申能股份計劃用10億元資金回購股份,但截至5月19日回購期限屆滿,公司僅支付了7.63億元,回購股份數1.77億股。
一些公司則由于二級市場股價高企,回購遲遲不能成行,興森科技就是代表。該公司今年1月正式啟動回購計劃,擬在此后3個月內以不超過13.9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800萬股?;刭徠谙迌扔捎诙壥袌龉蓛r始終高于回購上限價,故公司未能實施回購。
隨后,興森科技又于今年4月再推回購計劃(上限價格仍為13.9元/股),但又因股價一直處于高位,公司至今還未“開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