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地方養(yǎng)老金入市初步方案已出爐
現在已經不是入不入的問題,而是應該怎么入的問題。
這是5月4日由 《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變革與突破——中國地方養(yǎng)老基金投資體制改革研討會”上與會者形成的共識——“養(yǎng)老金投資的多元化已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近五年來,已有13個省市委托全國社?;鹄硎聲泄芾碜鰧崅€人賬戶中的中央補助部分,根據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的說法,“效果還不錯?!?/p>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從人社部相關官員處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針對全國的養(yǎng)老金投資運營初步方案已經出爐,現在還在進一步審核中??梢灶A見,在普遍跑輸通脹的背景之下,養(yǎng)老金投資運營的步伐將會疾行。
13省市的委托投資
不單在我國,目前世界各國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也受到人口老齡化沖擊,藉此許多國家建立了基金積累制,同時引入了新的基金運營機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養(yǎng)老金制度開始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轉換,形成社會統(tǒng)籌和個人賬戶結合的養(yǎng)老模式,即為“統(tǒng)賬結合”。
在1997年,這種模式推向全國,但并沒有能夠順利實施,原因在于統(tǒng)籌賬戶的繳費積累不足以發(fā)放當期養(yǎng)老金,其缺口還得依靠挪用個人賬戶。
在此背景下,2001年國務院同意遼寧省成為首個做實個人賬戶的試點省份,其后數年,天津、山西、山東、河南等共計13個省市陸續(xù)加入做實賬戶的行列。而隨著養(yǎng)老金收支缺口的頻現,早先做實個人賬戶的省份,不得已以“借支”之名挪用個人賬戶,試點在一定程度上沒能達到預期。
因此在2006年,中央財政以補貼的方式給做實賬戶的省市進行補貼,即當期統(tǒng)籌部門的資金不足以發(fā)放養(yǎng)老金時,缺口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分別承擔75%和25%。這其中,有些省份的補貼有別于此,比如中央財政對天津市補貼額為做實部分的60%,山東為做實部分的30%。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基層社保部門了解到,當時做實個人賬戶之后,累積到的中央補助資金逐年增加,但基本都存在銀行。
時間定格在2006年年底,當時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省份的社保部門負責人來到北京,與全國社?;鹄硎聲髯院炗喠艘环菸迥甑暮霞s。
這份合約即為委托投資運營協議,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省份,拿出中央財政給與的共計數百億元補貼委托社?;鹄硎聲\營,保底收益率為3.5%。
當時的規(guī)定是,運營過程中的經營風險由社?;鹄硎聲袚魧嶋H投資收益高于3.5%,會將高出部分的一半成立特別風險基金等。
截至去年底,社保基金理事會受托管理個人賬戶基金本金543.62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為10.27%,超過同期通脹率近8個百分點,比承諾收益率高出6.8個百分點。
投資保障房樣本
無論是從2003年6月開始投資股票,還是從去年開始投資保障房的建設,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受托基金的收益讓人樂觀。
根據理事長戴相龍去年的說法,“2011年社?;鹬饕獣黾訉ι鐣U戏康耐顿Y,大約占投資比重的5%,約幾百億的規(guī)模?!?/p>
此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南京保障房30億元的信托貸款項目落地,成為全國社保基金以信托產品形式投資保障性住房的試水之作。而在此三個月后,全國社?;鹄硎聲忠孕磐挟a品的形式,為天津市提供了30億元人民幣貸款,專項用于該市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建設。緊接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通過交銀信托,并由國家開發(fā)銀行擔保,向重慶市城投公租房公司發(fā)放3年期45億元信托貸款。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因信托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可通過多個金融產品加以綁定,因此安全性較好。而對于信托貸款的使用,參與計劃的眾方也有嚴格的協定,先由保障房建設單位根據建設進度提出資金需求計劃,經過保障房公司和銀行審核后受托支付。
在保障房銷售資金回籠上,保障房公司和建設單位設立監(jiān)管賬戶,在建設過程中保證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都閉合可控,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正確的位置。
根據王忠民去年的說法,社?;鹄硎聲㈥懤m(xù)擴大該領域的投資。
目前,除了保障房的投資外,理事會還會增加對PE的投資。同時未來還會加大境外投資。
地方熱望投資運營
北京人社局養(yǎng)老處處長李勇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已到了老齡化社會,從養(yǎng)老保險的角度,待遇享受人群和繳費人群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4%。
他說,“北京的優(yōu)勢在于它是外來人口聚集的城市,會有外來人口的貢獻。當然這些貢獻都是今后潛在支付的壓力?!?/p>
據了解,北京市對于養(yǎng)老金的投資運營嚴格按照現行國家的規(guī)定執(zhí)行,即存銀行和買國債,但2000年后沒有發(fā)定向國債,只能存銀行。“(這樣)收益率就很低了,這種方式肯定是貶值的?!崩钣抡f。
廣東人社廳養(yǎng)老保險處處長楊健海向記者說,“廣東省現在感覺壓力很大。現在只有354萬人領養(yǎng)老金,將來會有超過3000萬人來領取養(yǎng)老金。如果按縱向平衡看,沒辦法實現?!?/p>
東北某省養(yǎng)老處負責人也向記者說,應在堅持審慎投資原則的同時逐步放寬投資限制。不過他也建議,“根據我們國家目前資本市場的發(fā)育程度,應嚴格限制地方養(yǎng)老金投入股市,入市比例應明顯低于全國社?;鸷推髽I(yè)年金。統(tǒng)籌基金應該控制在20%以內?!?/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