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 綠色生鄉(xiāng) > 正文
2015年12月01日 11:38
來源:映象網-1074綠色頻道
目前正是入冬時節(jié),也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絕大多數麥田出苗整齊、苗全、苗勻,麥苗長勢正常。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個別地塊播量仍偏大,基本苗較多。
二是有些地方農民急于外出務工,搶墑播種,播期偏早。
三是少部分麥田因整地質量差,欠墑播種,出苗率低,有缺苗斷壟現象。
四是部分晚播麥田的麥苗還是單根獨苗,無法形成壯苗,不利于安全越冬。
此時,小麥處于分蘗期,是形成壯苗的重要階段。根據目前小麥苗情特點,要科學運籌肥水,加強田間分類管理,控旺與促弱并進,促苗早發(fā),培育壯苗,確保以壯苗越冬,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搭好豐產架子。
一、查苗補種。疏密補稀小麥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種。一要搞好苗情調查,掌握苗情動態(tài),特別是對整地質量差和播種基礎不好的的麥田,要及早開展查苗工作,摸清出苗情況,因苗進行管理。二要抓好補種,對于缺苗斷壟15厘米以上的壟段及時用同一品種進行補種。三要對已經開始分蘗仍有缺苗的麥田,就地進行疏苗移栽。凡基本苗較多、播種質量差、有疙瘩苗的麥田,都要盡早疏苗移栽,移栽時麥苗要帶土并壓實根部,保證成活。
二、適時中耕。冬前應對麥田普遍進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結,增溫保墑,消滅田間雜草,促進根、蘗發(fā)育。特別是對澆蒙頭水的麥田,要及早進行劃鋤。高產麥田在越冬前,若畝莖數超過計劃穗數的1.5倍時,要適時進行一次深中耕,以防后期群體過大。
三、肥水管理。對沒有施用底肥或底肥不足、群體小、麥苗生長瘦弱的麥田,應在冬前分蘗盛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施肥后澆水。對旱地麥田,要用秸稈或糞土覆蓋,以保墑增溫。對底肥充足、群體適宜、生長正常的麥田冬前不需追肥。
四、進行冬灌。冬灌既可穩(wěn)定地溫,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又可減少病菌蟲卵。同時,也可預防春季干旱,為春季麥田管理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凡是土壤翹空不實、缺墑的麥田,必須進行冬灌。
五、控旺促弱。受“溫室效應”的持續(xù)影響,氣象專家預測今年我國冬季平均氣溫總體仍呈偏高趨勢。但由于受到太平洋“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預計今年冬季部分地區(qū)將會發(fā)生較為頻繁的強降溫天氣。
因此,要控旺促弱防凍,確保小麥安全越冬。一要促弱苗早生快發(fā),加快苗情升級轉化,多培育壯苗,實現安全越冬。二要及早控制麥苗旺長。對播種早、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及時采取鎮(zhèn)壓、深中耕或化控等措施,抑制麥苗生長,控旺轉壯。對播量大的假旺苗麥田要控制肥水,剔除弱苗,疏密留壯。三要在強降溫天氣來臨之前,對麥田適當灌水防凍。四要及早制定防止麥田凍害的預案,做到心中有數,科學應對。
六、防止牲畜。啃青牲畜啃青,可減少葉片光合作用面積,嚴重影響麥苗營養(yǎng)物質的制造和積累。此外牲畜啃青還可損傷麥苗,使麥苗抗凍耐寒能力大大降低。麥苗受損傷后,雖然翌年春季可再發(fā),但分蘗和幼穗分化開始時間晚,會造成畝穗數和穗粒數減少。同時,麥苗莖稈細弱,易出現倒伏,千粒重大幅度降低,嚴重減產。
相關新聞
更多>>